BIM建筑网
更专业的BIM技术学习网站!


BIM与结算审价反作弊技术

一、反作弊技术探讨

作弊是一种自欺人的做法,可能骗过低级用户,稍精一点的难逃其法眼,基本失效,虚假的就是虚假的,假的真不了。

审核别人的文件一般有两种模式:

1、在送审文件上直接进行修改。

2、结算文件和自己做的文件,进行对比。

两种模式各有千秋,前者可以节省时间,但审价粗放,审价质量难保证。后者按部就班,时间精力消耗较多,但心中有数,较能控制质量。有时也穿插使用,如主体部分自己做一遍,从而大方向控制住,而对总造价影响不大的零星部分可以在送审文件上审核。

作为审价方,要想把一份结算中的水分全部挤干,在时间允许的情况下,最笨的,也最好的办法就是自己再做一遍,自己建模,自己套项,这样才能从计算结果中,比较出工程量的差异、主材单价是否按现行市场价、取费是否正确、所选用的施工方案是否合理,经过修正后得出合理的审核造价。

但现在的人都变懒了,有时也是时间不允许,手上事多。

自己做一遍当然知道量上差异,但不一定知道对方错在那里,怎么错的,是设置错误还是输入错误还是模型错误。如刑事侦查技术,不是让侦查人员再模拟作一次案,而是根据经验、逻辑、推理、分析去发现嫌疑人。并且,审价有时效和进度限制,所以,最好要有好的审查方法,这才是上策。其实,还是有许多查错方法,如果掌握这些方法和诀窍,审价就会如虎添翼时半功倍,不必重新做一遍。

审核,很重要的工作就是对比、分析,找差异和原因。

作假一般主要还是规则上,其次是模型上,三是计算结果上做手脚。

尽量不用结算文件的规则,把工程复制过来,自动套一次。用自己的规则计算一下就可以看出问题了。计算规则和扣减规则易查,如对计算规则熟悉是能很快发现计算规则设置中的错误,送审的大概在这上面大做文章,相互不扣减,我倒经常发现,一抓一个准。

另一个就是图形对比,把模型与设计CAD电子图比较,图形是否有误。模型上的错误我用合法性检查,但效果不明显,如果在同一位置布多个构件,软件仍不认它为不合法。

防止在计算结果上面做手脚,如在界面无限远处布置小构件,在计算结果“A”里面无限大的量。

对结算文件进行排雷检查,仅仅希望对方不会作弊或者高尚到不屑作弊是不现实的。

差异大的工程量,双方坐下来用反查功能进行核对,这样一来水分也就暴露无疑了。一般情况下,量的差距对完以后不应该差很多。

审查更需要自律、经验和技术,对造价业务精通。如果不是技高一筹,就不一定能发现对方文件中的水分。如果没有很强说服力,这“合理”的水分也只得算给对方。如经过语言学主训练的人更容易发现文章中的语法错误,反之,则浑然不觉。有经验的审价人员具有非凡洞察力,要有一双老眼和火眼金睛,洞悉一切。有时无须计算,完全凭直觉知道这个量肯定是多了。但如果没有自律,再高技术也不能发挥正作用。

二、软件防作弊的功能

审核功能不仅是审价和甲方需要,承包商也需要,因为承包商还要与下家分包商结算,如果要获得真实准确的量,承包商自己也需要自我审查。所以审核功能各方都需要。

搞水分的方法太多了,在软件没有好的防作弊的功能的前提下,要彻底杜绝作弊是很难的。软件没有提供像WORD审阅检查功能,也不提供具体的过程。软件应提供比较详细的差异分析,如工程设置、计算规则,图形原因,属性定义等。应把一些规则锁定,就象套价软件一样,如果与正常规则不一样的,就要标示。

软件需要一定的灵活性,每个工程都会有自己的特性。规则开放是应当的,需要做的是,修改的需要以不同颜色区分开来。但如果软件能够增加一个“反作弊检查/提醒”和合法性检查分开,那么或许会极大的帮助我们少犯错误。

三、常用作弊技术

你有审核的方法,别人就有增量的方法,这还是古老的矛与盾的关系。

有的可能是虚报,也可能是计算规则的不同,还可能是定额和规范标准理解方面打擦边球。

现在软件技术发展迅速,各种软件作假手段令人眼花缭乱目不暇接,因为软件灵活、设置繁琐,操作繁杂,作用者不小心掉入“软件陷阱”,即使老手也无法避免所有的陷阱。如不能熟练驾驭操控软件,后果不堪设想,所以更应慎之又慎。

常用作弊手段:

1、修改计算规则。

2、修改钢筋比重表。

3、修改工程量计算结果后锁定。

4、增加肉眼看不到的隐藏构件。

5、修改构件截面和参数。

6、外围构件特小偏差,比如墙柱外边差 1mm,造成模板装饰工程量大增。

7、在分层中增加多余构件。

8、同一位置重叠布置构件。

9、篡改“报表编辑”。

10、不同构件的交接装饰重叠。

11、改动计算结果A值。

12、增加非图形法中的工程量。

13、增加编辑其他项目中工程量。

14、增加构件中其他钢筋。

四、BIM技术是反作弊解决之道

对审价来说掌握一些反作弊技术是有必要,对提高审价效率和审价质量是有帮助的。对施工方来说,不要过多地期望通过注水获得额外利益,而是尽量做到不少算不漏算不错算“三不算”原则。

为避免这种作弊与反作弊永无穷尽的博弈和斗争,我们应该寻求更好的解决方案,除了在制度层面作变革外,在技术层面上也可以有所作为,如BIM技术,让工程项目所有参与各方共用一个统一模型,做到数据透明、标准,数据只有一个出口,一切以BIM模型上的数据为准,让作假者无机可乘,作假手段自然就无用武之地。未来,造价咨询业随着BIM技术普及应用而发生深刻的变革,BIM助推审价技术革命,减少审价风险,减少暗箱操作,减少腐败,减少社会成本。

微信公众号:xuebim
关注建筑行业BIM发展、研究建筑新技术,汇集建筑前沿信息!
←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赞(0) 打赏
BIM建筑网 » BIM与结算审价反作弊技术

BIM建筑网,更专业的BIM技术学习网站!

关注建筑新动态,分享建筑新技术

联系我们关于BIM建筑网

觉得文章有用就打赏一下小编吧

非常感谢你的打赏,我们将继续提供更多优质内容,让我们一起创建更加美好的网络世界!

支付宝扫一扫打赏

微信扫一扫打赏

扫码登录

微信「关注」,快捷登录
扫码关注后会自动登录
注册登录代表您已同意《用户许可协议》
账号登录 | 其他登录

|登录

找回密码

|账号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