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IM建筑网
更专业的BIM技术学习网站!


与绿色目标紧密联系的可持续行业政策

为实现存量建筑和新增建筑更深入、更快速地减少能源消耗,中国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的核心任务是考虑建筑开发商的商业利益并协调材料和设备供应商、投资者和业主及物业管理方之间的关系,建立并维护一个促进绿色建筑发展的环境。对于新增建筑,需要调整空间规划相关规定、实行强制性的建筑节能标准BEECs、推广绿色建筑标签,并在整个供应链上加强财政激励和标准执行的监管。建筑节能标准BEECs 应该扩大到包括所有的能源使用的主要设计元素,并以清晰、限时为目标逐步提高标准。需要在包括绿色建筑设计和绿色材料提供在内的整个供应链上提供更好的培训、技术服务并培育更强的市场意识。对于存量建筑的效率升级,应加强改建的政策支持与激励,并在试点中进行检验。地方政府应该以身作则,促进公共机构能效改善,并支持建立类似ESCOs的市场技术服务提供商,这对中国欠发达地区尤为重要。

人们在建筑中消耗了生活、娱乐、工作的大部分时间,建筑的运营能耗是事关城市与环境可持续性的重要因素,中国还存在大规模建设新建筑的实际情况。过去20年里建筑新增的惊人速度改变了中国城市景观并加强了城市能源足迹。1995年到2011年,中国城市住宅和商业建筑的总面积增加了333亿平方米,增幅高达5倍。在国家层面上,这种快速增长使城市住宅的供暖、冷却、照明、热水、电器等能耗快速增加,城市商业建筑、公共建筑在过去的十年中翻了一番,达到约491Mtce,占初级能源需求总量的14%,这还不包含用于生产建筑材料和建筑设备的能源消耗。从城市的角度来看,在服务化越来越强的城市中,建筑物将主宰城市能源消费。例如香港和伦敦的建筑能耗分别占大约60%-70%城市最终总能耗。这种情况还可能发生在中国大型城市核心区如北京五环内 。

中国已设定雄心勃勃的目标,建立全面的政策框架,以提高能效和环保性能的建筑。到2015年,中国计划减少城市建筑能源使用约45Mtce/年,到2020年,国家设立了认证绿色建筑占新建筑30%的目标比例。需要政策来满足这些目标,包括:强制性标准、自愿评级系统和标签、为投资和金融激励更环保、更节能的建筑物和电器。然而仍存在障碍。尽管通过设计技术和建造技术可实现改善建筑能效并可实现商业化,但由于缺乏足够的市场激励,绿色建筑的推广仍然薄弱。由于不会直接受益,开发商没有动力为业主和租户减少能源成本而修改建筑结构。一些绿色建筑需经过10年的投资回收期才能收回增量成本。常规设计实践很少使用可靠的能源仿真建模,设计专业人员缺乏专业知识和经验与集成设计方法,绿色建筑性能数据监测和评价也少有发布。地方城市政府应继续努力监视BEECs的合理速度并控制大规模新增建筑的增速。为满足国家遏制建筑能源使用的目标,将来可能需要使用更昂贵的设备。

提高新建筑能效

强制性的建筑规范仍将是国家和地方政府控制新增建筑能效的基本政策杠杆。然而,BEECs可以加强和更好地与财务激励和自愿标签程序相结合,来促进能源效率与环境绩效的持续改进。通过土地利用规划和分区有利于促进城市节能和环保的结构改善。

利用针对低能耗建筑的建筑设计标准,实现明确的、有时限的最终能耗改善目标。在中国背景下,低能耗建筑应明确定义最大允许设计载荷(能源需求空间、空调、照明和通风等),针对不同气候地区可以通过降低技术成本实现。这将给投资者和建筑市场实现长期目标效率提供一个清晰的信号——允许BEECs逐步提高建筑能效。欧盟和美国都为新建筑设定有时限的政策目标来实现低耗能建筑。到2020年底,欧盟成员国的新建筑将实现近零能耗水平。这类长期信号也可以对城市基础设施规划有强烈的影响。例如,大幅降低热负荷可能使一些不太密集的城市周边地区实现集中供暖或者进行更高层次的供暖方式创新。

国家BEECs还应在定期更新的基础上加强全建筑生命周期成本分析,将其扩展到包括建筑能效的主要设计特点,并逐步扩大这些包括绿色建筑设计元素,如将能源消耗和材料使用到建筑规范。

正如在上面的小节中所讨论的,修订城市空间规划法规需要创建城市形式,优化建筑环境的整体能源效率。在过去的三十年,中国形成了一个由相距较远彼此独立的单体建筑所构成的碎片化的城市形态。在寒冷的气候区,相距较远彼此独立的单体建筑群比街区周边连续聚集的中低层建筑群需要消耗更多能源以满足供热。在欧洲做比较分析发现,在气候温和地区,以1.44平方公里的(总容积率相同的)街区为例,21米高的连续聚集的建筑与60米高的独立单体高塔建筑的能耗相比,有大约1/4的差别。在温暖的气候中,人口稠密的城市建筑可以空间组织等方式创造更好的通风和遮阳,以减少空调。

省、市政府的主要任务将是改善BEECs在整个建设周期过程中的执法,减少调试阶段的违规风险。地方政府也在制定和实施新标准方面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并直接负责确保合规。根据住建部的正式报告统计,在设计阶段遵守BEECs地市级城市的比例从2001年的5%上升到2010年报道99.5%。然而,小城市(尤其是县城)在BEECs合规实现方面有明显的差距。在中国第三方遵守执法体系,建设监理公司负责BEECs合规检查和报告。小城市往往没有足够的资源来支持必要的政府监管的第三方检查。省以下政府应共同解决这些问题,在县城建设中提供足够的培训。

地方政府也能发挥辅助作用,鼓励更广泛市场的自愿性贯标程序,包括三星级绿色建筑评价标准GBES 和五星级建筑节能标签系统。

可以提高通过战略联盟促进更激进BEECs和吸收自愿绿色建筑评级系统来实现财政激励政策目标。现有金融激励新建筑主要集中在可再生能源系统集成,包括屋顶太阳能光伏和太阳能热水,财政部和住建部宣布新的补贴45—80元/每平方米建筑实现两到三星GBEL评级。鉴于所需的速度和规模市场采用新的绿色建筑标准,额外的激励和支持,如税收优惠待遇和协助完成认证过程。或许最重要的是,公共激励计划应该寻求利用金融奖励的方法改善商业融资渠道和项目服务。协调融资激励以强制性的建筑规范和自愿评级可以测试这种方法。

为加速采用绿色建筑标准,中国需要在整个供应链中构建一个大规模的培训和知识体系,并加强全国范围内对建筑的监督检查。绿色建筑的概念植根于一个集成的设计方法,不仅包括节能而且包含其他环境目标,这可能不同于传统的分区法规和过于死板的建筑规范。例如,当地设计院可能更习惯于传统的城市规划和建筑设计方法或可能担心违反法规和条例。与雄心勃勃的步伐相比,国家和地方政府正在寻求增加城市的绿色建筑,不完整的应用程序或标准条件下的“绿色清洗”面临潜在风险。美国绿色建筑委员会在促进成功的LEED标准在美国的实现。例如,在很大程度上归功于其努力建立社区的所有部分,包括开发商、物业经理、材料供应商、架构师和工程师。一个认证系统类似于LEED认证的专业人员计划,可能会逐渐为中国增加合格专业人士。培训还需要依赖于地方城市政府。灵活的整体方法应用绿色设计标准,可以减少城市建筑物的能源足迹,一些城市已经拥有较高的能力和经验。最后,认知进步的一部分,国家和地方政府也应该与行业协会和利益相关者合作,包括:扩大范围、增加可信度、提高市场中建材贯标比例等。开发人员缺乏关于供应商信息的可信材料将是一个主要阻碍绿色建筑发展的因素2012年中国绿色技术倡议 。

改善现有建筑能效

只专注于新建筑的效率是不够的。大多数建筑物是2005年以前没有实施BEECs时的古董了。尤其在寒冷的地区,升级现有的住宅和商业建筑将会是减少建筑能源消耗目标的关键。政府已经启动了大型热改造项目,在中国北方获得了重要的补贴支持(15%—20%的改造成本 。“十一五”规划中1.5亿平方米的住宅在寒冷和严寒地区被改建。“十二五”规划规定将对寒冷和严寒地区的4亿平方米的住宅进行热改造的计划。然而,这些建筑只占一小部分,2005年以前寒冷和严寒地区的城市居住建筑估计约50亿平方米。追求效率升级的主要挑战是现有建筑技术和更多的金融和组织。家庭和业主需要激励和有效的地方组织改造来刺激兴趣。当前的供暖收费形式不利于鼓励居民节约能源。实现基于消费账单取暖,在北部省份将允许房主从节能中获得经济利益,而改进寒冷地区公寓将增加舒适度。改进和计费的排序影响很大。目前通常需要在基于消费账单取暖,以促进存量的低能效老旧建筑改造和住户用能行为改善。原则上,政府补贴的改造可以提供激励措施,但需要的水平可能会非常高。如果财务约束是一个僵局,将阻碍以消费为基础的计费和建筑节能改造。在东欧一些国家面临着类似的问题,在1990年代开始使用基于消费的账单,开始各种支持计划,包括信用额度、帮助刺激房主装修的兴趣。在中国,政府可以授权实施基于消费账单的最后期限CBB),明确改进与节能之间的联系,以促进存量的低能效老旧建筑改造和住户用能行为改善。

解决组织障碍,许多东欧国家通过涉及业主、公寓协会、建筑经理和非政府组织的活动提升翻新现有建筑物的公众意识。重大改进需要房主同意和金融的贡献。能源审计需要翻译成明确的投资建议并以合适的沟通方式让使用者能理解。虽然有一些标准的方法,技术措施和融资的定制程度通常是必需的。相似的建筑类型,使用可能有显著的结构和操作差异,所有者和使用者可能有不同的偏好和融资能力。在政府支持项目中引入一定程度的灵活性是明智,最大可能定制符合当地建筑条件的清晰指标减少能耗目标。

很多建筑运营商没有提及高到足以引起关心改造的能源成本,因此需要额外的动力。上海是尝试建立建筑能耗基准,同时扩大专项信贷额度。欧盟国家有国家建筑物改型贷款的丰富经验和成功案例,如:基于一组标准的标准和程序,对商业银行住宅改造提供长期低息贷款,有时加上额外资金补贴实现具体的节能水平。

微信公众号:xuebim
关注建筑行业BIM发展、研究建筑新技术,汇集建筑前沿信息!
←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赞(0) 打赏
BIM建筑网 » 与绿色目标紧密联系的可持续行业政策

BIM建筑网,更专业的BIM技术学习网站!

关注建筑新动态,分享建筑新技术

联系我们关于BIM建筑网

觉得文章有用就打赏一下小编吧

非常感谢你的打赏,我们将继续提供更多优质内容,让我们一起创建更加美好的网络世界!

支付宝扫一扫打赏

微信扫一扫打赏

扫码登录

微信「关注」,快捷登录
扫码关注后会自动登录
注册登录代表您已同意《用户许可协议》
账号登录 | 其他登录

|登录

找回密码

|账号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