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2006年我国正式颁布实施《绿色建筑评价标准》以来,可持续发展、节能减排、绿色地产、低碳地产已经蔚然成风。尤其是在2013年国务院发布《绿色建筑行动方案》政策之后,全国多个省市将绿色建筑作为强制性标准,建筑绿色化已上升为国家战略。
然而,在绿色建筑如火如荼的发展势头下,真正的绿色地产践行缓慢,“绿色泡沫”渐起,许多企业为获得绿色认证不惜以阴阳图纸蒙混过关,以至于绿色建筑设计标识的数量远远大于运营标识;同时从产业链的完备性和成熟度角度看,“绿色地产”在中国还处于刚刚起步的阶段。面对现状,中国房企未来如何绿色转型,才能实践真正的绿色开发理念?
面对新的行业现状,为进一步寻找答案,明晰产业发展路径和研判未来,全联房地产商会、中国房地产报社、优博集团、凤凰网于2015年1月19日在北京国家会议中心联合举办了2014中国房地产产业链主题峰会暨第十六届CIHAF中国住交会。2014中国房地产产业链主题峰会由第十届绿色地产发展高峰论坛、第七届中国养老产业及养老地产领袖峰会、第六届中国房地产工程采购创新大会、中国房地产投融资及海外投资论坛、中国房地产精装产业发展伦坛、中国房地产业互联网创新应用论坛等多个论坛共同组成。友绿网作为支持媒体出席并报道了此次盛会。
在主题为“新常态下的绿色地产创新”的第十届绿色地产发展高峰论坛上,中国房地产报绿色地产研究中心特邀顾问、友绿网特聘讲师黄俊鹏发布了《2014年绿色地产发展研究报告》。
从2011年起,中国房地产报绿色地产研究中心已经连续四年发布了《中国绿色地产发展研究报告》,对整个绿色地产产业链进行了深度观察,迄今为止,已调研了2000名消费者,112家开发商,133家设计咨询公司,12个细分行业,出版了约50万字的行业调查报告。
该报告指出,2014年,我国的绿色项目30%是业主自建办公楼,或学校、博物馆、体育馆等政府投资的公共建筑,其他70%为商业项目,主要集中在住宅开发项目,住宅开发配套商业项目,办公类商业开发项目,酒店、度假村类商业开发项目等,申报绿色建筑最多的企业是申报绿色建筑标识项目最多的开发企业分别是万达、万科、绿地等房地产开发企业。
与前三年的绿色地产发展报告相同,2014年绿色地产发展报告也重磅推出了2014年绿色地产发展10强和2014年绿色建筑设计咨询10强企业。
2014年绿色地产开发10强

2014年绿色建筑设计咨询10强

该报告还对2014年我国绿色地产发展形势做了分析。2014年,房地产企业掀起一股轻资产转型风,一些房地产企业如万科、朗诗地产、万达、花样年集团纷纷向轻资产转型。万科从“房屋建造销售商”转型“城市配套服务商”,通过旗下子公司万科物业,万科已经推出了第五食堂、超市、银行、药店、洗衣店、幸福街市等各项业务,即所谓的“五菜一汤”模式;朗诗则是希望用五到十年左右的时间,将朗诗从一家具有绿色科技特色的房地产企业转型为以绿建科技能力为核心,集绿色科技服务、绿色地产开发、绿色养老以及绿色金融服务为主要内容的绿色集团公司;万达则与光大安石、嘉实基金、四川信托、快钱公司等四家金融机构合作,共同经营万达广场,4家金融机构负责所有的投资,万达则负责设计、建设、招商、运营,项目使用万达广场品牌、“慧云”信息管理系统、电子商务系统;花样年集团则借助科技物业管理应用,彩生活打造了一个集合物业管理自动化、系统化、信息化的服务平台,在该平台上整合衣、食、住、行、娱、购、游等领域的周边商户资源,通过审核把关,构建社区1公里微商圈。
同时,在雾霾严重、甚至漂洋过海出口到新家坡、日本的2014年,净化除霾、舒适科技也成为房地产企业关注的重点。4月底,在万科的倡议下,以中城联盟为核心,联合包括海尔、格力在内的20多家设备厂商和研发机构,在南京共同举行“除霾行动”发布会,宣布联合行业上下游力量,针对愈发严重的室内PM2.5污染提供系统性解决方案;10月中旬,绿地集团在第三届“上海绿色建筑与建筑节能科技周”上正式启动“百年住宅产业联盟”,并顺势推出“全净化住宅”;10月底,当代置业在北京Hotel MoMc举办 “全周期室内空气质量解决方案发布会” 发布了当代置业极力打造的“户式空气滤清系统设备——恐龙1号”及“智能化家居”系统。
随着2014年11月在中外绿色人居论坛上美国能源基金会项目主任莫争春博士提出大数据节能的概念,大数据节能也成为2014年的热点。万达由于2014年目标是成为全球第一大不动产持有企业,其工作重点从开发建设转向运营管理,进而节能工作的重点也从“绿色设计”转变为“运营绿色”,万达通过数据采集和管理平台的能源管理模型,将物业运行管理由国内常见的流程指令这种粗放式管理,升级为国际领先的数字化精细管理,其在北京石景山、南京、青岛、重庆的万达广场均已开始建立能耗数据采集平台。在更高层面上,该报告指出,随着互联网和物联网技术的不断发展,国家对建筑节能和城市节能在全局层面重视程度的加强,相信基于大数据分析的节能服务行业将得到蓬勃的发展,让绿色地产的发展得到强大的数据支持和保障。
2014年,房地产企业绿色转型除出现上述形势外,也出现了一些新热点。10月1日起正式施行的《绿色住区标准》,将研究和评价的领域从绿色建筑拓展至绿色住区,其不仅适用于城镇新建住区,生态城住区建设及产业园区建设,亦对城镇更新改造和小城镇的绿色生态建设项目具有积极的指导作用,绿色住区的概念变得火热起来;花样年集团推出的彩生活社区服务、招商地产的到家网、万科的“五菜一汤”模式、万通的“私人订制”模式让互联网思维进入大众的视野;特斯拉在万科、当代置业、soho中国等多家企业的楼盘建立特斯拉充电桩,让特斯拉借着绿色交通的名义红遍中国;作为一个国家建筑行业的评价标准,不管是中国推行新版的绿标,还是美国推出的升级版绿色建筑评价标准——LEED V4,绿色建筑评价标准升级无疑也是2014年的热点之一。其他该报告提到的新热点,如智慧社区、绿色地产产业链,在此就不一一赘述,更多精彩内容,请关注《2014年中国绿色地产发展报告》,目前该报告已投入市场。
根据多年来对绿色地产的研究,黄俊鹏最后指出,未来房地产行业的发展趋势是适应新常态,转型轻资产,走向深绿地产!

BIM建筑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