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IM建筑网
更专业的BIM技术学习网站!


"一带一路"催热基建输出 钢结构建筑捕捉市场机遇

2015年,将是“一带一路”建设延展铺开、做深做实的重要一年。一年多来,各个层面的资本输出和企业“走出去”战略已经启动。近日有媒体报道称,去年前11个月我国承接“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服务外包合同金额和执行金额分别为106.1亿美元和80.5亿美元,同比增长分别达22.3%和31.5%。其中承接东南亚11国的服务外包执行金额同比增长高达50%,涉及高铁、能源、基建等的国内企业更加速了海外投资的步伐。

数据显示,全球建筑产值2020年将增至12.7万亿美元,预计建筑公司2015年的海外营业额将超7800亿。有分析人士指出,亚太地区将成为全球建筑业增长的重要引擎,伴随着政策和资金的支持,“一带一路”将打开国门,国际工程将迎来新机遇。

转型升级是“攻城掠地”关键

目前新兴经济体的基建需求正处于旺盛期,各大洲基础设施建设存在更新的需求,海外市场拥有广泛的基建“大蛋糕”。作为“世界工厂”,我国拥有全球最多的外汇储备,基建能力、装备制造能力不容小觑。而矛盾的是,这些相对先进的产能在国内正处于“过剩”的尴尬境地。

数据显示,“一带一路”沿线有44亿人口、26个国家地区、拥有将近21万亿美元的经济规模。住房城乡建设部副部长王宁日前表示,国家战略将加速中国企业走出去步伐,建筑行业再一次迎来了规模扩大的黄金期。

谁的“速度”快,谁就能在这场博弈中获得先机。专家表示,让以大量农民工为主要劳动力的传统建筑企业,转型升级为以少量产业技术工人为主,以建筑工业化、住宅产业化生产模式为核心的现代化新型建筑企业,是这场博弈的关键。只有这样,中国强大的机械装备制造能力,才能满足相关企业快速“攻城掠地”的迫切需求。

建筑行业的“高铁”

作为新型建筑工业化的核心产品,钢结构建筑在“一带一路”的宏伟战略蓝图中也有着不俗的表现和前景。

“钢结构的核心是工业化,它运用的是集约化开发、标准化设计、工厂化制造、集成化生产、装配化施工、一体化装修、智能化家居、信息化管理、产业化服务和资源化再利用,是传统建筑业的一次革命。”正致力于钢结构绿色建筑集成产业研究的杭萧钢构董事长单银木表示,建造钢结构住宅变成了一场标准快速的“积木游戏”:将墙板、楼板甚至楼梯等“房屋零部件”在工厂里做好,再运到现场进行搭建。这种全新的建筑方式既提升了施工进度,使建筑成本大大降低的同时,也能有效保障工程质量。

“之所以我国高铁项目在国际市场广受欢迎,正是因为其质优价廉、十足的‘科技范’发挥了磁石效应。”单银木告诉记者,钢结构作为绿色建筑的代表,“轻、快、好、省”特点广受瞩目,在资金投入与回报方面也极具性价比。“钢结构是建筑行业的‘高铁’。”

据悉,作为新型建筑工业化钢结构绿色建筑集成产业的领军企业,杭萧钢构的愿景目标是“打造世界一流的绿色建筑集成服务商”,从首次进军海外市场签约安哥拉安居工程项目,杭萧钢构就在国际市场开辟了钢结构企业发展的新路径,奠定了中国钢结构建筑推向海外市场的坚实基础,从印度APL电站,再到中国材料在新加坡高层项目中被首次运用的新加坡OUB项目被授予新加坡政府颁发的节能环保奖项,以及“丝绸之路万里行”活动所经之地的格鲁吉亚,由杭萧钢构建造的格鲁吉亚青奥村酒店、格鲁吉亚华凌国际商贸广场及康体中心、餐厅等配套钢结构项目,都成为当地首屈一指的标志性建筑。时至今天,杭萧钢构的产品和样板工程已遍布德国、冰岛、印度、伊朗、南非、巴西、委内瑞拉、阿根廷、俄罗斯、新加坡、马来西亚等全球40 多个国家或地区,而今后,“走出去”仍将是企业发展战略的一大重点。

业内人士认为,“一带一路”战略日益熟稔的背景下,有关各方相关标志性工程和基础设施建设必不可少。钢结构若“走出去”准备充分,将有望进入下一个收获期。

微信公众号:xuebim
关注建筑行业BIM发展、研究建筑新技术,汇集建筑前沿信息!
←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赞(0) 打赏
BIM建筑网 » "一带一路"催热基建输出 钢结构建筑捕捉市场机遇

BIM建筑网,更专业的BIM技术学习网站!

关注建筑新动态,分享建筑新技术

联系我们关于BIM建筑网

觉得文章有用就打赏一下小编吧

非常感谢你的打赏,我们将继续提供更多优质内容,让我们一起创建更加美好的网络世界!

支付宝扫一扫打赏

微信扫一扫打赏

扫码登录

微信「关注」,快捷登录
扫码关注后会自动登录
注册登录代表您已同意《用户许可协议》
账号登录 | 其他登录

|登录

找回密码

|账号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