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布斯专栏作家、美国ThirdWay Brand Trainers营销培训公司总裁大卫·温佳穆尔(David Vinjamuri)在他的《Accidental Branding》(《意外的品牌》)一书中用七个他亲自访问的世界知名品牌创始人的发家故事告诉我们一个道理。一切成功都是看似意外发生的,然而这意外中蕴含的是这些创始人取得成功的必然。与他交流的时候我恰巧穿的是书中讲述的美国户外用品巨头Columbia Sortswear的登山外套,而这家公司的创始人格特·博伊尔、在这个男人为主导的商业社会中叱咤的女强人似乎怎样也很难让人将她与意外成功联系在一起。
巴尔科姆·格拉德威尔凭借《引爆点》一书博得了世人的瞩目,同时也赢得了21世纪的彼得·德鲁克的名头。在这部被华尔街营销专家极力推介、被美国新一代营销者视为必备读物的著作,通篇都在给我们介绍这样一个概念:许多难以理解的流行潮背后存在着一连串的必要因素,如果能够掌握这些因素,就可以轻易地推动起一个潮流。
将营销分析到哲学的高度,德鲁克是第一个,如今格拉德威尔算得上是后起之秀。
人人都在谈论营销,这个概念早已经深入人心,每个人都对营销有自己的看法、自己的理念。现如今人人也都在谈论大数据,谈营销不提到大数据就如同吃西餐不提红酒一样,纵使将营销谈得天花乱坠也会被人嘲笑。小到公司职员,大到华尔街的老总,每个人都知道大数据是潮流,每个人都在谈。就连顾长卫的新电影《微爱之渐入佳境》里也拿大数据开涮。
可正如人人都知道营销,但是很少人真正懂营销。也如每家公司都在做营销,但是能够将营销做到极致的寥寥。德鲁克被商业世界公认为Guru,何为Guru?用北京话解释我觉得最贴切,德鲁克就是营销管理的"大拿"。既然成为"大拿"就要有自己的一套理论,而德鲁克的营销管理理论已经被证实是有效地、能够改变企业轨迹的真理。那么格拉德威尔被称为"小德鲁克",必然其理论也是有道理的。那么我们在分析大数据的时候想要从格拉德威尔这个"小拿"这里借鉴,该借鉴什么呢?
我一直在说狭义大数据论能够指导我们探究商业规律。很多人都觉得神乎其神,也觉得即使是真的也很虚无缥缈。有人在大数据论的微信公众平台中提问,想知道到底狭义大数据怎么能够运用到商业运作中来。我回复说,心外求法皆是外法。他说听不懂。我又回,您懂了大数据了么?他说没有。我这次只回了四个字,那就对了。
怎么就对了呢?
我在之前的文章中提到了领袖的作用,领袖就是能够把握变化,从而作出最优反应的那个人。《引爆点》里面提到,所有潮流与剧变都是由微小的变化引导,而一旦变化开始,将如洪水猛兽,短时间内就会发生。这个微小的变化将会引导企业迅速达到引爆点,而一旦被引爆,企业迎来的将是难以预计的巨大成功。那么,大数据在这里起到的作用就不言而喻了。能够掌握大数据的领袖将能够对微小变化了然于心,在商业战争中占得先机。
我在多篇文章中提到小微企业、长尾理论、六度分隔理论。为什么我这么重视小微企业?不光是我在重视,现在国家有没有在重视?不光中国重视,美国也在重视。小微企业就如同一个个的微小变化,看似处于长尾的末端,一旦时机成熟就能够迅速达到引爆点,进而成为商业社会的前百分之二十。这就是为什么我一直很看好互联网金融。互联网金融能够为小微商户提供成功的最后一块拼图。设想如果能够在谷歌成立的初期就为其投资,到现在的回报将是多么恐怖的天文数字?
这也就是为什么我会和身边一些处于事业迷茫期的朋友们不厌其烦地谈大数据、谈互联网金融。当然不是说大数据的能量就仅仅能够辐射到互联网金融这个和数据息息相关的领域。而是在现阶段,正是大数据和互联网金融"联姻"的绝佳时机。蚂蚁金服的强势登场,为整个行业带来新鲜的空气,却也让很多人望而却步。总觉得阿里巴巴这个巨头将会占领这个行业。人们必然是不明白这样一个道理,互联网金融这个大蛋糕太大,蛇能够吞象,一只蚂蚁却如何也解决不了全中国的金融需求。大数据和互联网金融的结合势不可挡,这个时机就如同多年前的互联网黄金时期一样,过了也就不会再有。
我说的言之凿凿,却并不是在夸夸其谈。回到本文一开头讲的,成功其实看似意外,却是冥冥之中自有安排。微小的变化若能够抓住,成功也是可以被轻易地引爆。
很多人都不相信命运,更把周易看作是封建迷信。我其实也一直对于算命、相面不感兴趣。但是在看到了华尔街的沉浮、了解了商业的多变以后,现在也开始明白其中蕴藏的深意了。在探索大数据的时候,我们一定要将心胸打开、将心量放大。因为随着科学的进步,似乎死守着之前的固见,真的会将我们变成一只坐在金山上的鸵鸟。明明抬起头就能看到无量无边的财富,却一直将头紧紧地、深深地扎在地里。有句话说得好,命由己造,相由心生。算命准不准?定是有能够算准的高人存在。看到一个人的长相、神态、表情、语气,真正有智慧的人就算无法像基因检测一样预测出几十年后的旦夕祸福,也能够将他过去人生的境遇、心里的淤积猜测得八九不离十。
境随心转。倘若我们能够沉下心来好好研究大数据,掌握大数据。那么我们的命运能不能够被自己把握?现在看似处于长尾末端的、食物链底部的我们要不要浑浑噩噩、灰心丧气呢?
大卫·温佳穆尔和我说过这样一个故事,美国著名蜂蜜产品的领导品牌Burt’s Bees的奠基人也是合伙创始人Roxanne Quimby在创立公司之前只是一个离异并独自抚养孩子的家庭妇女。然而在一次偶然的机会下进入蜂蜜行业后,在几年的时间内将公司推向了行业的领军位置。
这样的故事看似遥不可及,却在大数据爆炸的背景下成为了可能。
掌握大数据,让后人在仰慕的同时也不甘心地说一句,他的成功也不过就是一场意外吧。
这就是大数据给我们带来的,"意外"成功的引爆点。
边金阳:作家,被誉为中国的哈利波特,纽约大学在读硕士,致力于把人类最高的智慧与大数据相结合,从而真正驾驭和掌控大数据。

BIM建筑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