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IM建筑网
更专业的BIM技术学习网站!


工业厂房绿色建筑评价的关键指标

据2009年《中国建筑节能年度发展研究报告》统计,建筑业、建造业的能源消耗已占我国商品能耗总20%-30%,而我国城乡建筑运行能耗约占我国商品能耗总量25.5%。环境总体污染中与建筑有关的污染所占比例约为34%,包括空气污染、水污染、固体废弃物污染、电磁污染等。而随着我国工业的迅速发展,工业建设规模逐年递增,占社会总建设规模的比例也相当大,与民用建筑相比,工业建筑具有体量大、跨度大、面积大等特点,其建设和运营过程中耗 能多、排废大、污染重。因此在建筑业中提倡节能减耗、减少污染,不应忽略工业建筑这个耗能和污染“大户”。然而我国目前的绿色建筑评价标准主要针对住宅和公共建筑,还没有专门的针对于工业厂房的绿色建筑评价,因此有必要进行工业厂房绿色建筑评价指标的研究,进而指导工业厂房绿色建筑实践,同时也为工业建筑市场提供有效的规范和制约,引导工业建筑向节能、环保、绿色、健康的轨道发展。

1、国内外研究现状

1.1 国内外绿色建筑评价体系研究目前国际上发展较为成熟的绿色建筑评估系统主要有英国的BREEAM、美国的LEED[1]和日本CASBEE[2]等。我国的绿色建筑评价标准的研究工作起步较晚,2003 年出版了中国第一套完整的评估体系《绿色奥运建筑评估体系》,2006 年建设部颁布了《绿色建筑评价标准》[3]。这些评价体系的评价对象虽是各类绿色建筑,但对它们的架构和运作方式的研究可以为建立我国工业厂房绿色建筑评价体系提供重要的参考。表1 对国内外现行的绿色建筑评价体系的评价对象、评价方法、评价等级结果等各方面内容进行了详尽的比较。

1.2 国内外对工业建筑的绿色建筑评价研究英国的BREEAM体系最早在1993年提出了针对工业建筑的绿色建筑评价体系———BREEAM 体系5/93,其主要评价对象是轻工业建筑;2008 年又推出了BREEAM 体系工业建筑版,可用于各种仓库、厂房设施、工房和车间的评价。日本的CASBEE 在设定评价对象时,按功能分为“非住宅类建筑”和“住宅类建筑”,其中非住宅类建筑包括“工厂”,而不同类型的建筑又赋予不同的权重体系。

据悉,2010 年我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拟在《绿色建筑评价标准》的基础上制定适用于绿色工业建筑的评估标准———《绿色工业建筑评价导则》,现已开展了编制工作。该导则的目的是指导现阶段我国绿色工业建筑的规划设计、施工验收、运行管理,为规范绿色工业建筑评价工作提供依据,也可为今后编制各个行业评价标准提供依据。本文的研究也可对该对该导则的制定提供支持和参考。

2、工业厂房绿色建筑评价指标的选取

2.1 工业厂房绿色建筑评价指标的选取原则对工业厂房进行绿色建筑评价时,必须针对工业厂房的特点,如跨度大、需满足不同工艺的不同要求等,综合运用建筑生命周期理论、系统工程的思想和循环经济理论,建立一套适用于我国工业建筑的行之有效的评价指标体系。在选取具体指标时,应遵循以下原则。①全面性原则。工业厂房绿色建筑评价的指标应该全面反映工业厂房涉及的各类绿色环保措施,不但考核其自身的节能、减耗、减排等效益,还要充分评价其对周边的环境所造成的影响;要覆盖建筑的全生命周期,包括设计、施工、运营到最终拆除和废旧建材的处置。②科学性原则。建立工业厂房绿色建筑评价指标体系,各项指标必须有机配合,形成体系,相互之间既不重复,又无矛盾,同时,指标的计算和评价方法必须科学,有一定的依据可循。整个指标体系的建立,要在不断实践的基础上逐步充实提高,最后通过一定形式,形成正式文件。既要防止随意更改,造成指标体系的随意性;又要满足市场适用性,不断地进行动态更新。③针对性原则。工业厂房不同于民用建筑,其必须满足生产的各种工艺要求,因此对其进行绿色建筑评价时必须具有针对性,不同的评级对象和评级目的,各类指标体系的权重应有所不同,要针对各类工业类型特点而定。④客观性原则。工业厂房绿色建筑评价指标的选取,要符合客观事实,能正确反映评价对象绿色等级的真实面貌,指标体系在具体运用时不能倾向于评级对象或工业建筑市场的任何一方,评级标准的拟定和评级方法必须客观、精确。⑤可操作性原则。工业厂房绿色建筑的评价指标体系的建立,要具有实用性,便于实际应用于操作。既要符合我国工业建筑发展特点,能够对我国工业厂房绿色建筑进行客观、公正、权威性的评价,又要参照国际惯例,考虑日后与国际接轨。

2.2 工业厂房绿色建筑评价的关键指标选取指标时,结合现行各类评价体系的理论思想和我国目前现行的绿色建筑评价标准,秉承可持续发展、统筹全局的思想,试图寻求建筑与工业工艺的统一。经过对CASBEE、BREEAM、LEED 和我国的《绿色建筑评价标准》的综合分析,工业厂房绿色建筑评价应该包括土地资源、能源、水资源利用、材料利用、环境、生产管理和经济指标七大方面。运用这些指标评价工业厂房绿色建筑时,7 个二级指标有些可以通过定量考核要素去衡量,例如水资源利用可以通过工业厂房的用水定额、设备节水效率、循环用水效率等计算获取,经济指标可以通过绿色技术措施成本率、工艺创新投资率的计算获取;而另外一些则只能通过定性考核要素衡量,如生产管理体现在厂房的废旧物处理制度、环境管理体系是否科学完善等方面。可见二级指标还需要更进一层次的分解,从而使得指标具有实用性和可操作性,在文章的下一部分内容将对主要的二级指标进行进一步的分解和阐述。

2.2.1 土地资源土地资源主要指工业厂房在场地利用、设计,空间开发和高效利用方面的措施,在具体衡量时可以从厂房的建筑用地选择、场地设计、废弃场地利用和地下空间开发四个方面着手。

①建筑用地的选择。此项指标参考了绿色奥运建筑评价指标体系中规划设计阶段的“场地选址”一项,它对工业厂房的项目选址提出符合国家法律、法规要求、保证选址安全性、场地周围无排放超标的污染源、不影响周围居住建筑的日照等要求。

②场地设计。项目的前期,场地的合理设计是必不可少的重要环节和基础,它包含建筑总平面设计,场地绿化设计,在物流设计上充分利用地形,充分利用了现有存量的土地资源,确保物流便捷顺畅,使整个工艺生产过程集约化,最大限度的节约资源,节约运力成本

③废弃场地利用。在国家节地的政策号召下,鼓励建设项目利用荒地、劣地,通过项目建设提高所在场地的生态价值,而不是“建设性的破坏”。工业厂房征地面积较大,选址较为偏僻,荒地、劣地比例也相应增多,故对废弃场地的利用成为评价工业厂房绿色建筑的重要指标之一。

④地下空间开发。对地下空间开发利用是节约土地资源的重要有效途径,工业厂房尤为如此,例如工业厂房的管道体系庞大,可设置地下管廊,充分利用地下空间。《城市地下空间开发利用管理规定》中提及:城市地下空间的开发利用应贯彻统一规划、综合开发、合理利用、依法管理的原则,坚持社会效益、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相结合,考虑防灾和人民防空等需要。因此,应充分考核被评价工业厂房的地下空间开发是否科学合理。

2.2.2 能源工业厂房的能源消耗十分巨大,提倡其绿色环保,必须在可再生能源利用、废热利用及其对城市能源供应体系的冲击等方面提出可观的节能措施,这也是考核其绿色性能的重要方面。

①可再生能源利用。解决能源问题首先需要节约能源问题,提高能源效率、降低能源消耗;其次是能源结构问题、开发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利用问题。工业厂房是一个庞大的能源消耗系统,在设计中需要体现水能、太阳能等可再生资源的利用,故不失为一项重要的评价指标。

②废热利用措施。绿色建筑概括起来就是“资源有效利用、对环境影响小”的建筑,充分考虑自然生态系统的承载能力,尽可能节约自然资源,不断提高资源利用率。工业建筑的建筑节能具有较大潜力,是一个亟待开拓的建筑节能新领域。废热利用措施包括制定可行的废热利用计划,引进废热利用设备,因此从长久的视角可以降低生产运作成本,是一项重要的评价指标。

③对城市能源供应体系的冲击。工业建筑不是一个独立的单体,它是城市这个系统中的一部分,其生产运营影响城市能源供应体系的动荡和变化,故值得考虑。

2.2.3 水资源利用工业厂房用水量大,合理规划水资源利用。在评价时可以从工业厂房的用水定额、设备节水和循环用水措施三个方面考核。

①可以节约水的消耗,减少水资源的浪费。在评价时可以从工业厂房的用水定额、设备节水和循环用水措施三个方面考核。用水定额。合理确定用水定额,直接影响到调节水池(水箱)容积的确定和二次供水泵的选择。在给排水设计中,不但需要小时用水量,同时也要机台用水的秒流量以及设备同时用水的分布情况,以确定厂房的供水设计秒流量,进而为生产配套提供经济、合理的给水系统。

②设备节水。在工业生产中,水泵、冷却塔、离心式冷水机组等应均选用高效率、性能耐靠的产品,以减少跑、冒、滴、漏造成的损失。

③循环用水。工业厂房可以采用一定的措施循环利用各种废水,合理循环利用水资源,减少水资源的需求压力。此外,污水处理站的建立是循环用水的一个体现,在工业厂房运营中起到很大作用,是一项重要的评价指标。

2.2.4 生产管理科学的生产管理体制能够使工业厂房在最小的能源、材料消耗的前提下创造最大程度的产出,提高工业厂房的生产效率,因此是考核绿色建筑的重要方面,主要包括节能、节水、节材制度、废旧物处理制度、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和环境管理体系。

①节能、节水、节材等制度。科学合理的节能、节水、节材制度是工业厂房建设和运营的体制基础,是工业厂房绿色建筑评价的基本前提和保证,它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企业的绿色建设理念,对绿色建筑的评价有很大的影响作用。

②废旧物处理制度。废旧物处理制度是与节能、节水、节材制度并行的管理制度。运行管理阶段的工作重点是制定合理的控制策略和运行管理制度,又由于绿色建筑评价基于工程项目的全生命周期,废旧物处理制度也应该贯穿整个项目周期。

③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OccupationHealth Safety Management System)是20 世纪80 年代后期在国际上兴起的现代安全生产管理模式,它ISO9000 和ISO14000 等标准体系一并被称为“后工业化时代的管理方法”[4]。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要求企业必须采用现代化的管理模式,使包括安全生产管理在内的所有生产经营活动科学化、规范化和法制化。

④环境管理体系认证。环境管理体系认证是有组织、有计划、协调动作的管理活动,通过明确职责、义务的组织结构来贯彻落实,目的在于防止工业生产过程对环境造成不利影响。环境管理体系认证是绿色建筑评价的权威性指标,是工业厂房绿色建筑评价指标体系的有力支撑。

2.2.5 经济指标经济指标主要包括绿色技术措施成本率和工艺创新投资率,它可以反映工业厂房绿色建筑投入和产出的经济效益。

①绿色技术措施成本率。打造“绿色工房”有很多关键技术问题需要解决,如地形利用与土方平衡、建筑空间利用、废气处理排放、污水处理与排放、固体垃圾处理等,这些绿色技术措施构成了成本的一部分。在实际建造中,追求绿色技术全面的同事,也不能一味提高技术成本,本末倒置,形成另一种浪费。因此,绿色技术措施成本率在经济的视角下评价了工业厂房的绿色建筑性能。

②工艺创新投资率。工艺创新,又称过程创新,是指产品生产技术的重大变革,它包括新工艺、新设备及新的管理和组织方法。工业厂房的宗旨是服务于特定的生产活动,如烟草工业的卷烟生产、钢铁工业的冶金等,而生产过程中的工艺直接影响产品质量和经济效益。通过工艺创新,可以在提高产品质量的同时,节约材料、人力等成本。因此,工艺创新的投资率体现了工业生产的“绿色性”,是工业厂房绿色建筑评价的重要部分。

3、小结

通过工业厂房绿色建筑评价指标关键指标的内容,可以看出本文提出的指标体系有着明显的“工业”色彩,例如“设备节水”、“循环用水”、“工艺创新投资率”等指标与民用建筑的绿色评价指标相比,充分体现了工业建筑的特点,并且在具体确定各指标权重时也会有显著的体现。因此,这套评价指标体系的提出综合了工业厂房的特点,和我国工业建筑市场的情况,能够客观、全面、科学的反映工业厂房的绿色特性,具有较强的实用价值。然而,工业厂房的绿色建筑评价的研究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不仅需要一套科学合理的评价指标体系,还需要有符合我国国情的、可操作性强的评价标准和可靠的评价方法。因此,实现工业厂房绿色建筑评价,使评价结果切实有效的指导工业厂房的建设和运营,从而促进业主建设绿色工业建筑的积极性,使社会各界对推行绿色建筑的必要性和紧迫性有充分认识,还需要不断的摸索和推广。

参考文献:

[1]EED 评估指标网站.http://www.usgbc.org.

[2]日本可持续建筑协会.Comprehensive Assessment System for BuildingEnvironmental Efficiency(CASBEE),2003.7.

[3]建设部.绿色建筑评价标准.GB/T50378-2006,2006.

[4]http://baike.baidu.com/view/172735.htm.

微信公众号:xuebim
关注建筑行业BIM发展、研究建筑新技术,汇集建筑前沿信息!
←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赞(0) 打赏
BIM建筑网 » 工业厂房绿色建筑评价的关键指标

BIM建筑网,更专业的BIM技术学习网站!

关注建筑新动态,分享建筑新技术

联系我们关于BIM建筑网

觉得文章有用就打赏一下小编吧

非常感谢你的打赏,我们将继续提供更多优质内容,让我们一起创建更加美好的网络世界!

支付宝扫一扫打赏

微信扫一扫打赏

扫码登录

微信「关注」,快捷登录
扫码关注后会自动登录
注册登录代表您已同意《用户许可协议》
账号登录 | 其他登录

|登录

找回密码

|账号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