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2014年3月将“大数据”首次写入《政府工作报告》以来,李克强总理在多个场合提及这一“热词”。8月19日常务会的议题之一,是讨论研究《关于促进大数据发展的行动纲要》。他强调,制定大数据行动纲要,要突出围绕“政府大数据建设”和“创造健康发展的大数据环境”这两项核心内容展开。总理的讲话重点凸现了三个“关键词”。
关键词1:共享
“首先要实现所有部门的数据共享”
“目前,政府各部门已经建成了十几个数据平台,但问题是,这些平台相互不连通,只是一个一个的"信息孤岛"。”李克强针对政府大数据现状说,“本来,信息的连接是最容易的,商业网站之间都是连接的,但我们各部门的数据就不行,我的网就是我的网,别的部门要用,就是进不来!”
他向有关部门明确要求:政府大数据建设,首先要实现所有部门的数据“共享”。
推动政府信息互联互通,实现信息“共享”,是李克强就任总理以来一直盯着不放的问题。去年7月25日,他在山东浪潮集团考察调研期间,特意把相关部门负责人叫到身边“现场办公”,要求他们要以云计算、大数据理念,与信息技术平台有机对接,建立统一综合的信用信息平台,实现“大数据”共享。在今年6月17日的国务院常务会议上部署应用大数据时,李克强再次强调,要注重数据、信息之间的关联,进一步推动政府信息开放共享,消除信息的“盲区”、“孤岛”。
而在8月19日的常务会议讨论研究《关于促进大数据发展的行动纲要》时,李克强重点强调:各部门的数据首先要实现“共享”。“什么叫共享?起码要有个连接,打开你的就能把其他的打开。共享过程中如果出现重叠,那就要进行衔接,实现数据整合。”他说。
关键词2:开放
“信息不共享会阻碍社会信用体系建立”
对于政府大数据建设,李克强谈到的第二个关键词是“开放”。他说:“有一些引导社会经济发展的数据,不涉及国家秘密的,都应该向公众开放,以方便大家使用。”
李克强说,特别是一些与信用相关的数据平台,如果信息不共享、不开放,就会阻碍社会信用体系的建立。从另一方面讲,相关数据的开放,也会倒逼政府数据发布的真实性和规范性。
“现在一些地方、部门发布的数据,有时候会相互"打架",老百姓都搞不清楚究竟哪些数据是真实的。”李克强说,“这怎么提高社会治理能力,怎么建设现代政府呢?”他要求,政府大数据建设不能仅仅“划一个概念”:“首先要把政府大数据的建设事情办好,给社会一个好的示范。”
关键词3:安全
“政府既要扶持又要规范,保障信息安全”。
在8月19日的常务会议上,李克强强调的第三个关键词是“安全”。
他说,互联网等行业已经在不断创新、发展大数据产业。“因此,政府既要"扶持",为大数据产业创造一个健康发展的环境,又要"引导"、"规范",保障信息安全。”他说:“大数据产业的潮流不可阻挡,我们要顺势而为。”

BIM建筑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