审查完成须进行建筑节能设计的工程项目145项,总建筑面积达345万平方米,另外完成施工图审查的绿色建筑设计共26项,绿色建筑设计总面积为81.6万平方米,这是作为全省低碳示范区的顺德在绿色建筑方面取得的成绩。按照《顺德区建设省低碳试点工作实施方案》计划,今年该区将初步形成具备示范效应的低碳产业体系、低碳城市建设体系。
但随着绿色建筑考核标准的不断提升,之前实施方案已不能完全适应新的考核要求,为进一步扩大绿色建筑推广范围,近期顺德对《绿色建筑行动实施方案》进行修订,增加了对非政府投资项目的规定以及对全区建筑节能进行随机专项检查项目。
如果这一系列的方案得到逐步落实,顺德的建筑离“低碳”时代还有多远?
顺德新城大部分新建筑将纳入节能抽查
隔热砖好坏决定了房间里的空调到底要调多低才能让人在炎夏感觉舒服,蒸压加气混凝土砌块决定了建筑物耐火、隔音、抗渗、保温、强度等细节。在本周顺德区首次公布建筑节能专项检查中,上述两个数据为一喜一忧:天面隔热砖检测基本合格,但蒸压加气砌块连同粘结材料、挤塑板的检测合格率偏低。
“我们共抽检了16个在建房屋建筑项目,抽取样品共18组,其中合格样品7组,平均合格率约为39%。”该区国土城建和水利局相关负责人表示,在检查过程中,发现以北滘慧聪家电城工地为代表的企业,其部分蒸压加气砌块表面疏松、层裂,且未能提供节能材料相对应的检测合格证和进场批次明细记录表。
此外,首次大规模的检查,也暴露出该区部分建筑节能工程施工现场从业人员尚未具备鉴别、选用和应用合格新型保温隔热材料、新型节能墙材和高效节能门窗等新型建筑节能材料产品的能力,建筑节能材料应用技术培训工作力度有待加强。
按照新修订的《绿色建筑行动实施方案》,除了增加“非政府投资的单体建筑面积超过2万平方米(包含2万平方米)的大型新建(改建、扩建)公共建筑项目”一个指标外,上述建筑节能专项检查将列入日常工作,全区符合规定的在建工地现场都将被纳入随机抽查。
“今后符合规定的新建建筑,现在已知有很大一部分都在顺德新城内。”谈到今后要检查的区域,该负责人笑言估计要在顺德新城内设个单独检查组。
根据顺德区政府新规定,顺德新城部分区域(南方智谷B区、德胜商务区、德胜河一河两岸)范围内的新建民用建筑项目;云近东沿桂畔海区域范围内的新建民用建筑项目;计算容积率建筑面积10万平方米以上的住宅小区,按不低于10%的总计算容积率建筑面积比例建设绿色建筑都在抽检范围内。特别是新建保障性住房执行绿色建筑标准的建筑面积比例不低于25%并逐年递增25个百分点,从2017年1月1日起,新建保障性住房项目应严格全面执行绿色建筑标准。
“绿色建筑”水二次利用有待改进
目前绿色建筑评价标准包括六大方面内容,这其中就提到节水与水资源利用指标。如果在顺德提到水资源,众多市民都会认为作为全国年降雨量排名前列,又有河流经过的顺德,水资源比其他自然资源丰富很多。
但是打造省低碳示范区的顺德,各种资源都应分类为“稀缺资源”,都必须得到高效利用。比如说建筑物里的雨水收集与利用,很多的小区都没有合理规划地表与屋面雨水径流途径,在某种程度上不能控制雨水污染,即便是近两三年内新建的小区都没做得很到位。
“绿化用水、洗车等非饮用水,尽量采用中水或雨水等非传统水资源是可行的,但在我这个建成一年的小区里没有做到。如果是小区有条件收集雨水来给我们洗车,即便要出一点成本费,我们也愿意。”市民陈焕然两年前曾经到杭州朋友家做客,在那里他见到了建筑物收集雨水后用于洗车的做法。
“现在开发商在绿地面积上的投入都很下血本,因为这能直接出效果,但是低碳不是说空气净化度高、垃圾处理率高就到位了。现在都提倡在保证用水安全前提下,提高水资源使用率,这一块顺德很多有望跻身低碳小区的社区基本都没做到。外省有些低碳小区真的做到对小区内各类水源进行综合利用,居民家庭用水已实现分质供水,小区景观用水采用净化处理的再生水。”当地一业内人士指出,如果要在居民用水上做到低碳高效,小区应具备三套管道供水系统,即直饮水系统,输送达到可直接饮用标准的水到户,供居民家庭直接饮用;第二为再生水系统,输送达到生活杂用标准的再生水到家庭卫生间;第三种为自来水供水系统,输送自来水厂供应的水到家庭厨房。“这个成本投入远非铺设绿地、搞几个垃圾桶那么低,而且成效肉眼又看不到,现如今房地产没前几年旺了,这笔投入房地产商会斟酌再三。”
“我们希望全区绿色建筑在建筑设计中推广外遮阳、自然通风、自然采光、中水回用、雨水收集、人工湿地、立体绿化、底层架空、透水型铺地材料、太阳能空调、节能隔音门窗、节能照明、节水器具等各种绿色建筑技术和材料,推广应用高强高性能混凝土、高强钢筋。”该局相关负责人认为,今后将鼓励区内在新建楼盘安装远程水表,以减少供水管材使用,使用无负压二次供水设备,节约清洗用水并避免二次污染。
屋顶太阳能发电
地下停车场可“借光”
佛山新城拟启用首座高标准“绿色建筑”
案例
按照佛山市政府《关于加快推广绿色建筑的意见》,佛山新城成为顺德区纳入全市绿色建筑重点实施范围。或许最快在下月,佛山新城首座按照国家绿色建筑三星标准(国家相关标准最高等级)设计及建设的大型公共建筑,即佛山市科学馆与青少年宫就能投入使用。
如今来到即将揭幕的市科学馆与青少年宫,在其连接青少宫与科技馆的一层大厅,南北两面墙体采用了玻璃百叶设计,自然采光,而且部分玻璃百叶可根据室温、风向调节方位角,实现自然通风。如通过在建筑二层公共平台设置的人行通道与世纪莲体育场连通,在大堂幕墙上设置的电动百叶及固定百叶,以保证大堂可不用空调等。
“馆内中庭东西两侧设置可开启旋转的玻璃百叶,将自然风引入室内,东侧的水院能有效降低自然风的温度,达到自然降温与人工空调降温的良好结合。建筑屋面设置屋顶绿化及人工湿地,寓意具有岭南特色的桑基鱼塘。而这个建筑物的屋顶花园还原了城市绿地,人工湿地最大限度地保存了大气降水,因而屋顶花园及人工湿地能有效地减少城市热岛效应,降低雨水径流量,利用雨水,优化工作环境,美化景观效果,减少空调能耗。”据施工现场监护工程师刘运博介绍,佛山市科学馆与青少年宫的动力系统来自六层楼顶一个单日最大发电量达102千瓦的太阳能光伏板,它可以为将近2万平方米的停车场提供照明能源。
全区陆续建立起10个低碳小区
相关
顺德在2013年—2014年间已先后评选出两批共6个“低碳小区”,分别为保利百合花园小区、东逸湾独立别墅1—5期,以及海悦新城小区、君兰国际高尔夫生活村、嘉信帝苑小区、均安碧桂园小区。近日第三批共4个低碳示范项目名单已完成公示,它们分别是位于大良的东乐花园、东城花园西山上筑小区,位于陈村的悦峰花园以及位于容桂的佛罗伦斯·柏悦湾花园。它们一旦成为低碳小区,每个项目将分别可获区低碳试点建设专项资金补贴50万元,用于实施低碳建设计划。

BIM建筑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