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科技创新有亮点
近年来,我国勘察设计行业积极推行科技创新,勘察设计质量和水平不断提高,促进了我国工程建设事业的发展。主要表现在如下方面:
一是设计方法和手段创新。许多勘察设计单位加强设计方法和手段的创新,积极推广和应用CAD技术,特别是近期对基于BIM技术的协同设计系统的建设与应用,既解决了工程设计中复杂计算和工艺流程模拟优化的问题,也解决了进一步优化设计、增强设计可建造性的问题,同时还有利于提高设计效率和设计质量。
二是设计理念创新。许多勘察设计单位紧紧围绕落实科学发展观,创新设计理念,坚持以“环境保护、节能减排”为主导的设计思想,不断优化设计方案,在许多工程项目中实现了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的统一。
三是设计技术创新。许多勘察设计单位在学习国外先进技术的同时,坚持自主创新,不断推进技术进步,在许多专业领域的设计技术已经达到国际先进水平。截至2010年末,勘察设计企业累计拥有专利与专有技术,分别已达到2.4万项与1.5万项,集中反映了行业的技术创新能力不断增强。
四是信息化管理创新。许多勘察设计单位重视信息化建设,运用信息化开展协同设计和项目管理,以网络化、多媒体化、智能化为特征的现代信息技术已在勘察设计中得到了较好应用。
五是科技成果应用管理创新。许多大型勘察设计企业设有各类国家级研发中心,具有较为完备的成熟技术运用能力和完整的科研开发体系,科技创新与学术优势明显,成为重要的技术依托单位。据统计,2006~2010年,勘察设计企业参加编制国家、行业、地方的技术标准15871项,其中国家级5449项;标准设计4940册,其中国家级1165册,为推进科技成果的工程化发挥了重要作用。
两方面问题依然突出
在看到我国勘察设计行业科技创新取得成绩的同时,我们必须清醒地认识到,勘察设计行业科技创新还存在不少问题,制约了行业的科学发展。这些问题既有我们勘察设计企业自身存在的问题,也有外部环境方面的问题。
第一是勘察设计企业自身存在的问题。首先是创新认识不足。目前一些勘察设计企业的经营管理者忙于眼前的生产任务,忽视科技水平的提高与建设,尤其是自主创新意识相对比较淡薄,还没有真正从思想上将自主创新与企业的长远发展关联起来,尚未从观念上认识到科技创新对企业的关键性作用和重要意义。其次是创新机制不健全。有的勘察设计企业管理粗放,未能正确处理创新与创收的关系,片面强调创收的作用,没有从机制上建立“创收保创新,创新促创收”的工作体系。再次是创新设计不多。有的设计企业为追求眼前利润,不认真研究设计方案,不精心设计,有的照搬照套,粗制滥造,有的片面求洋求新,不切实际,标新立异,造成高耗能、高耗材、高污染。另外,创新成果质量不高。有的勘察设计科技研发水平还不强,科技研发目的不明确,方向多而散,被动课题多、主动课题少,创新成果整体质量不高。(本文链接地址:http://cnbim.org/921.html)
第二是外部环境方面的问题。一是创新引导不足。虽然我国设计收费标准明确了优质优价政策,但执行不到位。一些精心设计、积极创新的设计项目,与照搬照抄、粗制滥造的设计项目相比,收费水平相差无几,严重打击了设计单位创新设计的积极性。二是创新环境不适宜。勘察设计市场秩序不规范,不少建设单位片面追求投资和造价目标,不强调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的运用,而片面强调设计效率,随意压缩工期,压低造价,加上勘察设计企业低价恶性竞争,导致勘察设计缺少足够的资金和充足的时间投入创新研发工作,影响了创新体制的形成,制约了企业科技创新的开展。三是创新成果的知识产权保护不够。勘察设计行业内知识产权管理的强制性规范较少,缺少相应的监管机制与处罚手段,勘察设计成果被套用、抄袭、复制或者盗用、盗卖的现象时有发生;专有技术应用的有偿收费问题在实施中难以得到业主的尊重和认可。
需加强五方面工作
《我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二五规划纲要》明确指出,“加快建设国家创新体系,着力提高企业创新能力,促进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推动经济发展更多依靠科技创新驱动”。勘察设计行业是国家创新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将科学技术转化为现实生产力的功能,既是先进科技应用的推广者,也是先进科技的研发者,有责任、有义务、也有能力承担起建设创新型国家的历史使命。面对新的形势和要求,勘察设计行业要大力推进科技创新,增强和提升自主创新能力,促进勘察设计行业实现跨越性发展。我认为,要重点抓好以下几个方面工作:
一是加强宣传引导,营造坚持自主创新的良好环境。要进一步加强对勘察设计行业科技创新工作的宣传和引导,不断提高勘察设计企业对推行科技创新重要性和紧迫性的认识,形成全行业坚持自主创新的良好环境。要通过市场准入、优质优价、评优评奖等手段,加强对企业推行科技创新的示范和引导作用,积极鼓励企业采用先进技术,提高设计方案的科技含量。
二是优化政策环境,扶持和支持行业加强科技创新。要积极协商有关部门,研究支持勘察设计企业科技创新的政策措施,探索在勘察设计企业科技投入、税收激励、技术开发费减免等方面给予适当的配套支持政策;要高度重视对勘察设计企业创新成果知识产权的保护,进一步完善勘察设计行业的知识产权保护管理方法,维护创新企业的合法权益;要以巩固科技创新成果为目的,通过及时制定和修订技术标准规范,推广优秀适用的新技术、新方法和新材料,淘汰陈旧、落后以及不利于新技术应用推广的内容,以更高的标准促进行业的技术进步。
三是完善创新机制,增强企业的自主创新能力。健全创新管理制度,要构建从科技项目立项到项目运行控制和成果转化的一整套制度,提升科技创新机构在企业中的地位,调配足够的资源支持科技创新的组织开展;重视和加大科技创新投入,改变目前轻研发、重生产,轻技术、重眼前效益的现状,进一步加大投入力度,在资金、人才等方面适当向科技创新工作倾斜;大力开展与科研、教学、生产单位的创新合作,在已取得最新成熟科技成果的基础上进行再创新,使创新成果更快地运用到工程项目实际中去。
四是加大培训培养力度,加快创新型人才队伍建设。人才是增强自主创新能力的关键要素。勘察设计企业要重视创新人才队伍建设,努力建设一支结构合理、素质优良、规模宏大的科技创新人才队伍。要建立健全有效的人才选拔任用、合理流动和分配激励制度,探索建立和完善技术要素参与收益分配等激励机制,真正让科技人才经济上有实惠、政治上有荣誉、社会上有地位,最大限度地调动科技人员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五是搭建创新平台,充分发挥行业协会的重要作用。中国勘察设计协会作为全国工程勘察设计的一个行业组织,要在推进行业科技创新中发挥重要的引导和促进作用。要搭建行业技术进步与交流的平台,开展科技创新大会等多种形式、多种类型的成果展示交流活动,引导企业积极主动开展科技创新;要主动关注科技发展的动向、趋势,围绕企业关心的科技创新工作重大事项进行深入扎实的调研,积极向有关部门反映制约企业创新的政策问题,提出促进科技创新的政策建议。(该文为郭允冲副部长在中国勘察设计协会主办的2011全国工程设计科技创新大会上的讲话整理稿)
来源:建筑时报

BIM建筑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