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9月21日下午,第十届中国图学大会——“有效益的BIM应用与有前景的建筑工程大模型发展”分论坛在湖北武汉顺利召开。本次研讨会涵盖BIM进阶应用、工程装备智能升级、施工方案智能编制、交通基建大模型全链条实践等核心场景,探讨如何突破 BIM 技术当前应用的瓶颈,吸引了来自全国多所高校和科研院所的专家学者参加。
本次研讨会由广联达科技股份有限公司黄锰钢副总经理主持。他在开场中介绍了研讨会的主题与议程,并简要回顾了BIM应用与有前景的建筑工程大模型的发展脉络。研讨会邀请了来自清华大学、华中科技大学、中交集团、上海建工集团、中交武汉智行国际工程咨询有限公司等相关高校及企业的专家学者,就如何推动 BIM 应用深入开展进行讨论。
黄锰钢副总经理主持研讨会
首先,清华大学马智亮教授以《BIM 应用进阶:全生命周期贯通应用和按需应用》为题作报告,他分析 BIM 技术的发展历程,总结当前 BIM 应用的痛点和难点,然后指出 BIM 应用进阶的新出发点,即全生命周期贯通应用和按需应用,并系统梳理有待突破的 BIM 技术。
马智亮教授作报告
其次,华中科技大学张立茂教授带来了《AI赋能工程装备智能化提升》的报告。他结合人工智能技术,探索了大型工程装备(如盾构机、造楼机等)在环境感知、风险预测、控制决策等方面的解决方案,以提升大型工程装备的精细化与智能化管理水平。
张立茂教授作报告
然后,中交集团AI中心首席科学家王晶博士作了《人工智能赋能智慧交通基建—中交集团典型实践》的报告。王晶博士围绕蓝翼大模型打造自主研发的蓝翼智能体技术体系,为AI场景研发提供全链条通用底层技术栈,并为上层业务系统提供AI能力和组件,围绕集团 “大交通”“大城市” 核心业务,孵化多场景AI应用。
王晶博士作报告
接下来,上海建工集团余芳强博士作了《基于AI和BIM的建筑全生命周期数智赋能实践与展望》的报告。余芳强博士聚焦建筑人工智能从优化算法, 提出建筑企业推动人工智能应用的展望和建议,包括智能体构建展望、AI 对施工基础岗位影响预测等。
余芳强博士作报告
最后,中交武汉智行国际工程咨询有限公司王雪老师作了题为《基于AI大模型的施工方案编制与管理》的报告。王雪老师的报告提出基于自研的方案在线编制平台,对积累的大量专业方案进行深度解析与结构化处理,构建高质量知识库与结构化数据库,依托交通基础设施行业大模型,融合动态提示词模板与推理技术,实现专项施工方案的智能生成,提升方案编制效率与标准化水平,为企业知识管理体系升级提供数字化支撑。
王雪老师作报告
在自由交流环节,与会专家和学者围绕BIM应用的价值挖掘与建筑工程大模型的前景探索展开了热烈讨论。大家从技术实现、行业应用到未来趋势进行了深入交流,不仅分享了各自的研究思路与实践经验,还提出了推动产学研结合、打通数据壁垒、构建行业标准等建设性意见。与会者一致认为,BIM应用的不断进阶,既是建筑行业实现数字化、智能化转型的重要标志,也是推动高质量发展、提升全生命周期管理效率的关键路径。

BIM建筑网